- 微軟在官網發布了Bing搜索引擎全新視頻創作功能 —— Bing Video Creator,該功能基于OpenAI Sora模型,允許用戶通過文本提示詞生成視頻。此前,OpenAI Sora的視頻生成能力限制為付費客戶專享,而此次與微軟必應的合作,使其首次面向用戶免費開放。目前Bing視頻創作器僅支持移動端,尚未在桌面端上線。此外,視頻生成的速度仍有待提升,即使使用所謂的「快速」模式,生成視頻也可能需要數小時,而非預期的幾分鐘。任何登錄微軟賬戶的用戶都可以通過Bing應用程序免費創建10段視頻片段,生成
- 關鍵字:
OpenAI Sora 微軟 Bing
- 5月22日消息,OpenAI將以近65億美元估值交易收購由前蘋果設計主管喬尼·艾維(Jony Ive)及其核心團隊創立的硬件初創公司io Products。蘋果設計元老、io聯合創始人斯科特·坎農、譚坦(Tang Tan)、埃文斯·漢基將加盟OpenAI。協議明確艾維本人不加入OpenAI,其設計機構LoveFrom仍保持獨立運營,但將全面接管OpenAI硬件及軟件體系的設計主導權,開發適配生成式人工智能時代的革命性設備,同時也可以繼續開展與OpenAI無關的項目。此次并購實為雙方合作的階段性成果——艾維
- 關鍵字:
蘋果設 OpenAI iPhone 淘汰 人工智能
- 5月20日消息,微軟周一宣布,將在其數據中心部署由埃隆·馬斯克(Elon Musk)旗下xAI、Facebook母公司Meta及歐洲初創公司Mistral、Black Forest Labs開發的新型AI模型,并推出具備全自動編程能力的新AI工具。這些在西雅圖Build年度開發者大會上發布的舉措,凸顯微軟與ChatGPT締造者OpenAI關系的轉變——微軟曾重金押注OpenAI,但上周后者剛剛發布同類競品。近期,微軟積極打造自身在人工智能競賽中的“中立”形象:降低對OpenAI研發的巨額資金支持,轉而廣結
- 關鍵字:
馬斯克 扎克伯格 微軟 背叛 OpenAI 數據中心 AI xAI Meta ChatGPT
- OpenAI 周五推出了它所謂的迄今為止最強大的 AI 編碼代理的研究預覽版。Codex 是一個基于云的軟件工程代理,可以編寫功能、回答有關代碼庫的問題、修復錯誤以及提出拉取請求以供審查。多個任務可以同時運行,用戶保留對其計算機的完全訪問權限,而代理需要 1 到 30 分鐘才能完成任務。由于它仍處于研究預覽階段,因此該工具仍處于早期開發階段。該公司在一篇博文中表示,它“目前缺乏用于前端工作的圖像輸入等功能,以及在代理工作時糾正路線的能力。此外,委派給遠程代理比交互式編輯需要更長的時間,交互式編輯可能需要一
- 關鍵字:
OpenAI 編碼 AI代理 Codex
- OpenAI和微軟正在改寫雙方數十億美元的合作條款,這是一項高風險談判,旨在讓OpenAI能夠在未來進行IPO,同時保證微軟在未來繼續獲得尖端人工智能模型技術的機會。微軟擬與OpenAI改寫合作條款據報道,微軟可能會放棄其在OpenAI的部分股權,以便在2030年之后繼續使用OpenAI的產品和模型,到2030年,兩家公司在2019年簽署協議中的一些原始條款將到期。自2019年以來,微軟迄今已向OpenAI投資了130多億美元,是后者的最大財務支持者。因此,此次談判的關鍵問題在于,若OpenAI重組后,微
- 關鍵字:
OpenAI 微軟 AI
- 5月12日消息,OpenAI正在與最大金主微軟商討重新擬定數十億美元的合作協議條款。這場高風險談判的目的是為OpenAI籌劃未來上市鋪平道路,同時確保微軟能繼續優先使用業內最前沿的人工智能模型。微軟已向OpenAI投資逾130億美元。目前,估值達2600億美元的OpenAI正在推行“從非營利組織架構轉型”的企業重組計劃,讓公司業務進一步偏離“以開發普惠全人類的人工智能為使命”的非營利性質。但作為OpenAI的關鍵支持者,微軟目前仍對重組計劃持保留態度。談判的核心議題是:微軟將從重組后的OpenAI實體中獲
- 關鍵字:
OpenAI 重組 微軟 人工智能
- 美東時間周四,美國科技行業的四位高管共同赴美國國會山作證詞,探討人工智能行業面臨的最大機遇、風險和需求。這四位高管分別是OpenAI首席執行官薩姆·奧爾特曼(Sam Altman)、微軟副董事長兼總裁布拉德·史密斯(Brad Smith)、半導體制造商AMD的首席執行官蘇姿豐,以及人工智能云計算初創公司CoreWeave的聯合創始人Michael Intrator。幾位高管聲稱,在全球人工智能競賽中,美國相對于中國的領先優勢并不大,未來存在被追上的可能性。他們敦促美國國會和聯邦政府為此放寬對美國人工智能行
- 關鍵字:
OpenAI AI
- 如果您曾經參加過企業性格或技能評估,您可能遇到過 Core Values Finder,這是一種衡量個人價值觀的工具。它基于評估人類價值觀的最可靠和有效的工具之一:肖像價值觀問卷修訂版 (PVQ-RR)。科學問卷的目標是評估受訪者如何與 20 種不同的價值觀保持一致,其中包括關懷、寬容、謙遜、成就和自我指導。受訪者使用 1(“最不像我”)到 6(“最像我”)的等級進行排名。他們的回答表明了什么對他們來說很重要,以及什么影響了他們如何做出決策。我和我在 AI Alt Lab 的團隊研究
- 關鍵字:
LLM Google Meta OpenAI
- 5 月 6 日消息,彭博社剛剛報道稱,OpenAI 已同意以約 30 億美元(IT之家注:現匯率約合 217.29 億元人民幣)收購 AI 編程助手開發商 Windsurf(注冊名 Exafunction Inc.)。彭博社稱,這是 OpenAI 迄今為止最大的一筆收購,目前已經進入最后談判階段。由于交易尚未落地,OpenAI 與 Windsurf 均拒絕對此置評。彭博社表示,Windsurf 近期與 Kleiner Perkins、General Catalyst 等投資機構就 30 億美元估值融資進行
- 關鍵字:
OpenAI 收購 AI 編程助手 Windsurf
- 5月6日消息,美國時間周一,OpenAI通過博客宣布,在受到社會領袖和離職員工的壓力后,決定保持非營利架構的永久控制權,并將下屬的有限責任公司(LLC)轉型為公益企業(Public Benefit Corporation,PBC)。(注:傳統公司以股東利益最大化為核心目標;而公益企業決策必須平衡股東利益與公共利益,需要更多考慮員工福利、供應鏈倫理、社區發展及環境保護等非財務指標。)OpenAI曾獲得微軟100多億美元投資,并在近期軟銀領投的融資輪中估值達到3000億美元。該公司表示,作出上述決定是基于與加
- 關鍵字:
OpenAI ChatGPT 人工智能
- 4月29日消息,美國時間周一,OpenAI宣布正在為ChatGPT推出內置購物功能,包含產品推薦和購買按鈕。這一功能將覆蓋AI搜索查詢,面向所有用戶開放,無需登錄即可使用。不過,用戶無法在ChatGPT中直接完成支付,而是會跳轉至商家網站完成交易。在發布前的演示中,OpenAI ChatGPT搜索產品負責人亞當·弗萊(Adam Fry)展示了升級后的用戶體驗。例如,用戶在進行產品研究時,可以借助該功能決定購買哪款意式濃縮咖啡機或辦公椅。推薦結果基于ChatGPT對用戶偏好的記憶,以及從網絡各大平臺抓取的產
- 關鍵字:
ChatGPT 購物推薦 OpenAI AI搜索
- 4月29日凌晨,阿里云正式開源Qwen3系列大模型,包括2個MoE模型和6個稠密模型。發布僅2小時,Qwen3已在GitHub收獲超16.9k顆Star。據介紹,旗艦模型Qwen3-235B-A22B在編程、數學、通用能力等基準測試中登頂全球,超越DeepSeek-R1、OpenAI o1、Grok-3等主流模型。Qwen3系列是全球首個開源的混合推理(混合思考模式)大模型。也就是說它可根據任務自由切換“思考模式”和“非思考模式”,在不同推理深度下優化輸出效果和效率。新一代Qwen3提供8個不同尺寸的模型
- 關鍵字:
阿里云 開源 Qwen3 DeepSeek-R1 OpenAI o1 Grok-3
- 大型語言模型 (LLM) 的早期歷史由 OpenAI 主導,在較小程度上由 Meta 主導。OpenAI 的早期 GPT 模型確立了 LLM 性能的前沿,而 Meta 則通過提供強大性能的開放權重模型開辟了一個健康的利基市場。開放權重模型具有可公開訪問的代碼,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、修改和部署這些代碼。這使得包括谷歌在內的一些科技巨頭落后了。2017 年,谷歌發表了一篇關于支撐大型語言模型的 transformer 架構的突破性研究論文,但該公司往往因其在
- 關鍵字:
LLM Google Meta OpenAI
- 4月24日消息,今年3月下旬,OpenAI宣布將在年內推出自GPT-2以來的首個"開源"語言模型。隨著該公司與AI開發者社區的交流持續推進,關于這款模型的更多細節也逐步浮出水面。據知情人士透露,OpenAI研究副總裁艾丹·克拉克(Aidan
Clark)正主導這項開發工作,目前仍處于初期階段。OpenAI計劃在今年初夏發布該模型,目標是打造一個在開源推理模型中達到頂尖水平的產品。這款模型定位為推理能力模型,類似于OpenAI現有的o系列產品。知情人士稱,OpenAI正考慮為該模
- 關鍵字:
OpenAI 開源模型 GPT-2 DeepSeek 人工智能
openai o3介紹
您好,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openai o3!
歡迎您創建該詞條,闡述對openai o3的理解,并與今后在此搜索openai o3的朋友們分享。
創建詞條
關于我們 -
廣告服務 -
企業會員服務 -
網站地圖 -
聯系我們 -
征稿 -
友情鏈接 -
手機EEPW
Copyright ?2000-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& PRODUCT WORLD. All rights reserved.
《電子產品世界》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

京ICP備12027778號-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: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